详细解析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井筒数字孪生建设实施步骤与策略

一、建设难点

  1. 井筒生产业务涵盖了从勘探到开采的多个环节,涉及众多技术领域与作业流程,其多样性与复杂性超乎想象。不同的地质条件、开采阶段以及生产要求,都使得每种井筒作业及生产类型具有独特的特征与需求。因此,必须构建能够精准反映各类工况的静态模型。例如,在高温高压的深层油气井中,井筒内的流体特性、压力分布与常温常压的浅层井截然不同,相应的静态模型需要考虑到这些特殊因素,精确模拟井筒内的物理过程,包括流体流动、传热传质等,以实现对不同工况的精准映射。

  2.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,专业厂商在井筒举升与注入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研发力量,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并开发出一系列成熟的数据挖掘模型。这些模型是基于大量实际生产数据和专业知识构建而成的,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。将其整合到井筒数字孪生系统中,能有效弥补专业软件在采出井工况诊断算法方面的短板。以某知名专业厂商开发的针对柱塞气举井的工况诊断模型为例,该模型通过对井口压力、流量、气体成分等多维度数据的深度分析,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柱塞气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卡泵、气锁等故障,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,为及时采取有效的维修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
  3. 井筒生产与作业的业务流程极为复杂,涉及多个部门和专业团队的协作。不同的业务目标,如提高采收率、降低生产成本、保障安全生产等,对业务流程的要求也各不相同。因此,需要依据不同的业务目标,系统地梳理并构建业务流程体系。这包括明确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、责任主体、时间节点以及信息传递路径等,确保各环节紧密衔接、高效运行。例如,在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压裂作业时,从前期的地质评估、方案设计,到中期的设备准备、施工操作,再到后期的效果评估和生产调整,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心策划和协调,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和效果。

二、实施策略

  1. 业务范围与对象类型的梳理
  • 井筒生产所涉及的业务范围极为广泛,类型十分繁杂。钻井作业是井筒建设的首要环节,其过程包括钻前准备、钻进、固井等多个步骤,每个步骤都需要精确控制参数,以确保井身质量和安全。完井作业则是在钻井完成后,使井筒与油气层连通的关键环节,包括射孔、下套管、安装井口装置等。测井作业通过各种测井仪器获取井筒周围地层的物理参数,为后续的开采决策提供重要依据。试油作业用于评估油气层的产能和性质,日常采油、采气则是将地下的油气资源开采到地面的过程。注水、注汽作业是为了补充地层能量,提高采收率。井下作业大修和小修则是针对井筒设备和管柱的维修保养工作,井下测试则用于实时监测井筒内的各种参数。在梳理这些业务范围和类型时,要特别关注具体的应用场景以及数据来源。例如,在海上油田的采油作业中,由于作业环境的特殊性,需要考虑到海洋气候、海浪等因素对生产设备的影响,同时,数据的采集和传输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,因此需要建立专门的海上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。

  • 针对井筒的可见部分,如管杆泵,基于实体的建模方式能够真实还原其物理特性和运行状态。通过对管杆泵的材料属性、结构尺寸、运动方式等进行详细建模,可以准确模拟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情况,预测其磨损、疲劳等故障发生的可能性。而对于套管与射孔井段等部分,由于其内部结构复杂,且涉及到与地层的相互作用,需要综合设计方案成果以及用户的分析习惯,实现精准的模型还原。例如,在进行套管建模时,要考虑到套管的材质、壁厚、连接方式等因素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,同时结合用户在分析套管受力情况时的习惯,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和参数设置,以确保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情况。

  1. 关注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分析
  • 在采油井的工况诊断方面,针对抽油机井、电潜泵井与螺杆泵井,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已颇为成熟。这些方法通过对大量历史生产数据的学习和分析,能够建立起油井工况与各种参数之间的复杂关系模型。例如,通过对抽油机井的悬点载荷、电机电流、冲程、冲次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,可以准确判断出抽油机是否存在不平衡、卡泵、断杆等故障。

  • 数据驱动的算法具有很强的自适应性,能够依据不同油井的实际生产情况进行灵活调优。与传统的基于经验公式和规则的诊断方法相比,数据驱动的算法不需要预先设定复杂的诊断规则,而是通过对数据的学习自动发现故障模式。同时,这些算法可以实现轻量化的便捷接入,只需在现有的生产数据采集系统中增加一个数据处理模块,就可以将算法集成到现有的生产管理系统中,相比专业软件,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。例如,某油田通过引入基于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诊断算法,实现了对上千口油井的实时工况监测和诊断,大大提高了故障发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,降低了人工巡检的成本和工作量。

  1. 基于业务流程的甲乙方协同
  • 不同的油井类型,如自喷井、抽油机井、电潜泵井等,其生产原理和工艺流程存在差异,对应的业务流程也各不相同。明确区分这些油井类型及其业务流程,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至关重要。同时,着重强化业务流程中业主方与施工方之间的协同合作。业主方作为项目的发起者和决策者,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要求,为施工方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。施工方作为项目的实施者,需要严格按照业主方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施工,确保项目的质量和进度。例如,在钻井项目中,业主方需要提供详细的地质资料和钻井设计方案,施工方则需要根据这些资料和方案,组织专业的钻井队伍和设备,进行安全高效的钻井作业。

  • 以钻井、采油采气、注入注汽大小修以及井下测试等业务流程为依托,构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一体化协同模式。通过数字孪生模型,业主方和施工方可以实时共享项目的进展情况、设备状态、生产数据等信息,实现对项目的全方位监控和管理。例如,在一次注水作业中,业主方可以通过数字孪生模型实时查看注水压力、流量、水质等参数,施工方则可以根据业主方的反馈及时调整注水设备的运行参数,确保注水作业的顺利进行。这种一体化协同模式不仅可以促进信息共享,还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,实现高效协作,最终提升整个井筒生产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
京ICP备18044876号